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8

88.我被指教,火星

88.我被指教,火星灵在巨人中与理解力和意愿之间的中间之物有关,也就是与基于情感的思维有关;他们当中最好的则与思维的情感有关。正因如此,他们的脸和思维行如一体,他们无法在任何人面前装模作样。由于他们在巨人中与此有关,所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中间区域与他们相对应。对那些大小脑在属灵功能上被联结的人来说,脸与思维行如一体,以致其思维的实际情感从他们的脸闪耀出来,由他们的情感所产生的思维的大致变化通过也从眼睛发出的迹象显示出来。因此,当他们与我同在时,我能清楚感觉到我脑袋的前面部分被拉向后枕骨,也就是说,大脑被拉向小脑。古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从小脑接受流注;那时,脸与人的内在情感行如一体。但后来,当人们开始在脸上掩饰并伪装自己没有感觉到的情感时,他们就从大脑接受流注。关于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脸所经历的变化,可参看《属天的奥秘》(AC 4325-4328)一书。

属天的奥秘 #8369

8369.“七十棵棕

8369.“七十棵棕树”表同等量的真理之良善,也就是一切丰盛的真理之良善。这从“七十”和“棕树”的含义清楚可知:“七十”和“十二”一样,也表示整体上的一切事物(参看7973节);“棕树”是指属灵教会的良善,也就是真理之良善。“棕树”因表示良善,故也表示对良善的情感和由这种情感所产生的快乐,因为一切快乐皆来自对良善的情感。“棕树”因具有这种含义,故也用于神圣的节日,如根据摩西五经中的以下经文,在住棚节:
第一日,要拿美好树上的果子和棕树叶,与茂密树的枝条,并溪流边的杨柳枝,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欢乐七日。(利未记23:40)
“美好树上的果子”表示属天良善,“棕树”表示属灵良善或真理之良善;“茂密树的枝条”表示记忆知识的真理;“溪流边的杨柳枝”表示属于属世层的最低级的真理;因此,这四者表示在其适当秩序中的一切良善和真理。
“棕树”是源于良善的神圣节日的标志,这一点从以下经文也能清楚
看出来:
有一大群上来过节的人听见耶稣将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祂,喊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翰福音12:12, 13)
启示录:
我观看,见有一大群人,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披着白袍,手拿棕树枝。(启示录7:9)
约珥书:
葡萄树枯干,无花果树衰残,石榴树、棕树也都枯乾;一切喜乐都从人的众子那里枯干。(约珥书1:12)
诗篇:
义人要发旺如棕树,生长如黎巴嫩的香柏树。(诗篇92:12)
此处“棕树”表示良善,“香柏树”表示真理。
“棕树”因表示良善,故也表示智慧,因为智慧属于良善。殿的墙上刻着的棕树与基路伯并花表示这种智慧;因为“殿”表示主自己,在代表意义上表示天堂(2777, 3720节)。“香柏树”、“棕树”和“墙上的花”表示来自主的旨意,智慧和聪明,因而表示属于天堂的一切事物。它们 被刻在殿的墙上,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列王纪:
所罗门在内殿周围的墙上,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之花的雕像。在橄榄木做的两门扇上,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之花的雕像,都包上金子,他在基路伯和棕树上也洒上金子。(列王纪上6:29, 32)
这些“雕像”代表天堂的状态;“基路伯”代表主的圣治或天命,因而代表一切事物皆来自祂这一真理,“基路伯”表示圣治或天命(参看308节);“棕树”代表属于来自主的良善的智慧;“花”代表属于来自主的真理的聪明;包基路伯和棕树的“金子”表示在众天堂普遍占据主导地位的爱之良善。“金”表示爱之良善(参看113, 1551, 1552, 5658节)。这一切也解释了为何以西结书中对表示主之天堂的新殿的描述中,经上说“基路伯”和“棕树”在四处的墙上(以西结书41:17, 18, 20, 25, 26)。

属天的奥秘 #5168

5168.“正如约瑟

5168.“正如约瑟向他们所解的”表正如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所预言的。这从“解”的含义和“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解”是指阐明梦里面所包含的东西,或它里面的东西,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参看5093,5105,5107,5141节),因而是指预言;“约瑟”是指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5086,5087,5106节)。至于此处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即属于理解力部分的感官印象被保留下来,而属于意愿部分的感官印象被抛弃,可参看前文(5157节)。
  就本章的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外层属世层的顺服,它必须变得顺服,以便它能作为一个层面服务于内层属世层(5165节)。事实上,除非它变得顺服,否则内层真理与良善,因而拥有属灵和属天之物在里面的内层思维,就没有任何能使它们在那里被表现出来的地方;它们显现在外层属世层中,如同显现在自己的脸上,或一面镜子中。因此,若这种顺服不存在,人就无法拥有任何内层思维,甚至没有任何信仰,因为理解这类事物的能力,无论强弱,并不存在,因而对它们的洞察力也不存在。只有一样东西能使属世层变得顺服,并将它带入对应的状态,那就是拥有纯真在里面的良善;在圣言中,这良善被称为“仁爱”。感官印象和记忆知识只是良善能流入其中,在里面以可见形式呈现自身,并为了一切功用而使自己变得可获得的手段。但是,如果这良善不在记忆知识中,那么这些记忆知识即便由真正的信之真理构成,也不过是脱落的污垢当中的鳞屑。
  至于外层事物如何凭借记忆知识和信之真理通过良善被恢复次序,并被带入与内层事物的对应关系中,这在如今不像以前一样能被人理解。不能被人理解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如今,仁爱在教会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教会的末期已经到了,因此对认识这类事物的情感并不存在。正因如此,当提及在里面或在感官事物之上的东西时,因而当阐述具有天使智慧的东西时,一种厌恶就会立刻出现。然而,由于这类事物就包含在内义中(因为包含在内义中的事物完全适合天使的智慧),并且圣言的内义现已得到解释,所以它们必须被阐明,无论它们看似离感官事物何等遥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